新闻资讯

腾讯发布自研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,机器人能否承载腾讯的AI未来(2)

2021-03-05 采集侠

腾讯发布自研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,机器人能否承载腾讯的AI未来


商业上如此,技术上亦如是,在惊艳众人的“绝艺”后,腾讯在机器人领域并没有实现二次突破。以此次公布的四足机器人为例,由于MIT开源代码支持,四足机器人项目在全球遍地开花。虽然腾讯不见得使用了MIT的方案,但在演示视频中,腾讯Max的表现并没有超过它的那些前辈(宇树科技、Anymal),只是在一些关节部位做了一些微创新,带来的惊艳感可能都不如几个月前自动走梅花桩的Jamoca。


腾讯发布自研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,机器人能否承载腾讯的AI未来


腾讯Max的尴尬之处,和四足机器人的形态有关。目前四足机器人普遍应用在特殊领域(例如火场),哪怕是业界最为先进的波士顿动力,也没有解决它在消费领域的商业化问题。而且,四足机器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承载力也不够,就以腾讯Max为例,它采用的轮足方案,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机器人的轻量化设计,这也让它无法承受大载重物品。


从目前来看,市场更需要的是巡检安防,餐饮加工、环境提升等服务机器人。以操作性为驱动的特殊用途机器人,在市场上不会给腾讯立竿见影的资金回报。


但更深一步讲,腾讯对于Robotics X乃至AI团队的定位,可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目前腾讯内部存在着三支AI团队:优图实验室(模式识别)、微信AI(语音识别)以及AI Lab。在2018年腾讯架构改组前,这三者分别隶属于腾讯的社交网络事业群、微信事业群和技术工程事业群,这种“分而治之”的景象,只有在以社交为核心的腾讯才能见到。


不过在改组后,腾讯AI团队的研发力量仍不能说是统一的。目前,Robotics X隶属于腾讯的前沿科技实验室,但它推出的机器人依然只是与AI Lab合作,并没有和优图、微信等技术团队融合。锋见认为,在目前腾讯的战略规划中,Robotics X在未来得到的资源倾斜不会太乐观。


这种尴尬也传递给了Robotics X背后的AI Lab,此前,腾讯副总裁姚星和AI Lab主任张潼均已离职,AI Lab可能正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境。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,只会导致Robotics X在未来被“冷藏”,全面让位于更加赚钱的服务机器人项目。


管中可以窥豹,从腾讯机器人的“抢跑”到现在的“尴尬”,我们可以看到这家社交巨头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阵痛。一方面,腾讯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,每年投资额屡创新高,但另一方面,特殊用途机器人这种“非核心”业务也在考验着腾讯的战略耐心,相较于从零创业积累经验,腾讯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更加成熟的机器人产业模式上。至少从腾讯Max上,锋见很难感受到腾讯曾熊熊燃烧的机器人战略决心。